本主日,我们纪念路加宗徒所著圣福音中所记载的浪子的比喻。
有许多人自幼虚度时光,发现自己的身上有许多不当之事。
他们将时间花在吃喝嬉戏上,堕落于邪恶的深渊中,到了令人绝望的地步,这是骄傲的结果。但是,他们并不想修德,因为正如他们所说,他们的恶太多了。因此,他们不断堕落于同样的恶行。为此缘故,诸圣教父出于对这样的人的慈父之爱,在今天把这个比喻摆在他们眼前,希望能把他们从绝望之中拯救出来,通过展示天主的含忍及丰盛美善,他这样做的目的是完全由罪人的心里将这样的放荡情欲铲除,激励他们重新过修德的生活。教父这样做的意图是,借着基督的这个比喻表明,没有什么罪胜过祂对世人的爱。
这个比喻中的父亲代表天主──热爱世人者。两个儿子代表两类人──义人与罪人。大儿子总是遵守天主的诫命,并且行善,从来没有以任何方式背叛过祂。小儿子就是那渴望罪恶,以自己的可耻行径拒绝过与天主同在的生活,将天主对他的眷爱挥霍殆尽,过着放荡的生活。因为他没有完好无损地保存他借以受造的天主的肖像,追随邪恶的魔鬼,借着有罪的享乐事奉魔鬼,但却不能满足他的肉欲。因为罪恶是无法得到满足的,习惯于给予暂时享乐的诱惑。因此,基督把罪恶比作吃豆荚的猪。豆荚初尝之下是甜的,后来却在嘴里留下苦味的渣滓,这正是与罪恶相同的性质。(参阅路15:11-17)
浪子在圣德的饥荒中挨饿,他一旦醒悟过来,就去见自己的父亲,说:「父亲,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我不配再称作你的儿子了!」(路15:21)父亲接纳了他的悔改,并没有责骂他,反而拥抱他,显示了祂属神的慈爱。祂给他穿上「袍子」──圣洗,以圣神的恩宠做为「戒指」。并且,祂还给他穿上「鞋」,好让他按天主的旨意行走,不再被蛇蝎所咬,反而能践踏它们的头。
之后,在极度喜乐中,父亲为他杀了「肥牛犊」──祂的独生圣子,允许他吃它的「血肉」──救主的共融圣事。 (参阅路15:22-23)
大儿子对自己父亲的无限仁慈感到惊奇,由于他不能理解父亲的慷慨,所以,没有进去与大家同乐。仁爱的父亲不让他这样做,和蔼慈祥地以温和的语言回答大儿子的质问:「孩子!你常同我在一起,你理应和你的父亲一起喜乐欢欣。因为我的这个儿子曾死于罪恶,因着悔恨所犯的相反理智的罪而又复生了。他曾失落了,因为他沉溺于罪恶的享乐中,远离了我。我因对他的父爱而与他一同受苦,我以仁慈召叫他回到我这里,由此我又得到了他。 」(参阅路15:31-32)这个比喻也能用于犹太人民及我们身上。
为此缘故,诸圣教父将这个比喻放在这里。它除去了人的绝望与沮丧,使人行善,劝勉凡是像浪子那样犯罪的人悔改,这确实是抵挡仇敌箭矢的盾牌,具有大能的防御方法。
这个比喻也教导我们,当罪人悔改,被天主接纳,而我们自己却仍处于奋斗之中,靠着天主的助佑,过义德的生活,对此,我们不应感到困惑。我们没有必要判断我们的近人的生活──这只属于天主──也不要判断天主的丰盛仁慈,当罪人回归圣父时,我们必须与高天一起欢欣踊跃。
因此,我们要在这个预备封斋的时期里继续前行,有关谦逊与悔改的教导适宜地预备我们以痛悔的心灵进入忏悔的伟大的节期──大斋期。
基督,我们的天主,因祢对世人的大爱,
求祢垂怜我们,拯救我们。阿们。
讲道
浪子回归父家
米兰主教圣盎博罗削
你能看到天主的产业是给那些祈求它的人的。我们不要以为父亲将产业分给小儿子是错误的。在天主的国度里没有人是未成年的,人的信德也不是以人的年龄来衡量的。凡祈求的人,一定自以为是有资格的。的确,如果他没有离开父家,他就不会意识到自己尚少不更事。但是,当他离开了自己的父家,出外游历后,他就开始经验到自己的所需。离开教会的人肯定会挥霍自己父亲的财产。
「他就往远方去了。」除了远离自己,他还能去哪里呢?不是被边界所分离,而是被行为所分离;不是被地方所阻隔,而是被肉欲所阻隔;因为你一旦与圣人的团契分离,就被世俗的波涛所淹没。凡是使自己远离基督的人就是由父家流浪在外,成了这个世界的居民。但是,我们被不流浪者,也不是陌生人,我们是圣人们的同侪,天主的家庭成员!我们曾远离,现在却被基督的宝血带了回来。我们不要对那些从遥远地方回来的浪子心存嫉妒。因为我们也曾在远方流浪,就如依撒意亚先知教导我们说:「那坐在黑暗中的百姓,看见了浩光;那些坐在死亡阴影之地的人为他们出现了光明。 」那遥远的异乡就是死亡阴影之地。
但是,主基督就是我们的生命气息,我们住在基督的荫蔽之下。教会说:「我喜欢安息于祂的荫蔽下。」浪子生活放荡,挥霍光了自己所有的本性恩赐。现在,你这领受了天主的肖像与祂模样的人,你不要以使你变得不像人的污秽行径刼夺这一肖像。你是天主亲手的化工。你不要对泥塑木雕说:「你是我的父亲。」免得你穿上木头的模样。因为经上说:「愿制造偶像的人像偶像一样。」
基督,我们的天主,借着圣盎博罗削主教的代祷,
求祢垂怜我们,拯救我们。阿们。